济南建“智慧热网”入户问暖 燃煤锅炉趋零排放
2019-09-15 10:30:40人已围观
简介“智慧热网”中枢工作人员在监控管网情况。热网进入智慧时代“六横六纵”联网联供“这个冬天济南的蓝天多了不少,看着心里就舒坦。”家住市中区的李阿姨说。采暖季空气质量越
“智慧热网”中枢工作人员在监控管网情况。
热网进入智慧时代“六横六纵”联网联供
“这个冬天济南的蓝天多了不少,看着心里就舒坦。”家住市中区的李阿姨说。采暖季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济南市民有目共睹。作为济南最早的热电联产供热企业,济南热电一直在为济南的“天蓝冬暖”持续发力。
依托“智慧热网服务管理平台”,济南热电将济南市热网首次带入智慧时代。大到主干管网的供热数据,小到各供热站的供回水温度,都在“智慧热网”这个控制“中枢”中一一呈现。目前,济南热电“智慧热网”掌控着辖区4个主力电厂、12个热源点、1174个换热站的实时运行数据,和近1.7万户居民的室温反馈信息。同时,基于“人脑”分析的智慧热网系统还可以调控济南热电16台蒸汽锅炉、72台热水锅炉的温度,并借助历史数据、天气预报和室外温度变化等进行综合比对、自动分析、科学匹配。
通过济南市环境自动检测系统,“智慧热网”可以实时检测到各个厂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排放情况,每分钟一组数据;通过供热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到各个换热站的供热温度、压力及流量,从而实现统一调度和有效供热。真正实现市民期盼的“在寒冷的冬天既能温暖如春,又能蓝天白云”。
“我们实现了全公司1张热网、12大热源点通过‘六横六纵’主管网实现多热源联网联供、互为补充,建立起完备、安全、稳定的智慧联网供热输配体系,切实保障泉城市民日益增长的供热需求。”济南热电负责人称。
“趋零排放”绿色供热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目前,济南热电所有燃煤锅炉已经全面实现了燃煤高效清洁利用和绿色供暖,大气污染物排放已优于燃气锅炉排放,实现趋零排放。与2015年相比,烟尘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三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88%、86%、82%。
“趋零排放”的成果得益于济南热电的高标准技术改造。从2013年以来,济南热电历经大投入、新技术、严标准超低改造,累计环保投入约13.6亿元,淘汰拆除了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对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了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
5年来,济南热电供热面积增加3100万平方米,增长近80%,耗煤量却呈整体下降趋势。同时,通过超低排放改造和能源结构调整,污染物排放呈现断崖式下降,共实现减排颗粒物313吨、二氧化硫3849吨、氮氧化物2084吨,为济南市“天蓝冬暖”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弥补热源不足、助力环保,2013年至2017年,济南热电共建设新能源供热项目29项,总容量97MW,供热能力350万平米。包括19套空气源热泵、1套工艺余热回收、4套烟气余热回收、2套大温差吸收式热泵、1套污水源热泵、1套低谷电蓄热锅炉、1套地源热泵供热项目。
为实现供热模式的多元化,济南热电实施了“冬暖夏凉一体化”服务,开发辖区内地热资源,为黄河北新区探索供热新方式;以水煤浆锅炉项目为切入点,在项目建设、托管运营、技术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合作开发济西燃机项目,启动西城区国际医学中心及齐鲁之门分布式能源合作项目。
在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上,济南热电北郊厂依托清华大学核心技术,采用“空塔顺流、平塔叉流+热泵”工艺,将脱硝、除尘、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通过“烟气降污余热深度回收系统”进行深度净化。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可年回收热量16万GJ,节水6万吨,新增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在国内燃煤锅炉上属首次应用,填补国内空白。
在不增加污染物排放的前提下,济南热电对新上的南郊热电厂燃气锅炉适当增容,并增加烟气回收热泵,进一步节能挖潜,利用现有管网通过“联网联供”送到用户家中,既解决了散煤替代、居民供暖的问题,又节省用地,集约化节省投资。截至目前,共解决了城区内约132万㎡15623户清洁采暖气代煤用户,其中涉及官扎营新区、北大槐树等回迁安置房项目6个,明湖东区、北坦北街等老旧小区项目26个。
服务市民“零门槛”“温暖使者”入户问暖
近年来,济南热电全员最大限度地为市民用户提供便捷服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标准。从服务链条的第一个环节,用户开发、工程施工等开始,开展全过程服务;从换位思考开始,优化工作流程,内部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路、不跑路;从软硬件建设开始,以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服务便捷性,最终实现服务“零门槛”。
为缓解缴费高峰期排队拥挤现象,济南热电将今冬采暖费收缴开始时间提前至8月15日,并拓展线上线下双服务功能。其中包括“气热”共享服务大厅、支付宝和微信二维码等缴费方式,推出提前缴费赠礼、电子发票等贴心服务。目前,公司共有12种缴费方式,方便用户自主选择不同方式便捷、高效办理业务。线上缴费用户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已占总缴费用户的40%以上。
来顶一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锅炉厂家推荐

锅炉新闻热点
